觀光客
👥+2
吃喝玩樂
隱藏選單
回應(2)
通報違規

 花蓮縣/秀林鄉/[蘇花公路南段][清水斷崖][長春祠][砂卡礑(神秘谷)]

MIKE
本文:2012-03-25T23:18:23
[蘇花公路南段]






蘇花公路簡介
蘇花公路是一條台灣東海岸的省轄公路,為省道台9線的一段,北起宜蘭縣蘇澳鎮白米橋,南至花蓮縣花蓮市中正路花蓮郵局前,全長118公里(目前里程縮短為102.4公里),大致依海岸線修築,東臨太平洋,西靠中央山脈之北段東斜面,多懸崖絕壁,地勢險峻,山光海色,景觀壯麗;蘇花公路其前身源於清光緒年間,沈葆楨來台巡防時所修築的三條連繫台灣東西兩岸交通的道路之一,歷經一年的開墾稱之為『北路』;於1932年5月通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正式命名為『蘇花公路』,往後並新建隧道以及拓寬柏油路面,沿路景色優美,山海一色,為世界非常著名的景觀公路。

蘇花公路的歷史
蘇花公路早年尚未雙向通車時期,沿路都設有管制站,因此所有的車輛都須經過管制規定,後來,北迴線鐵路通車後,蘇花公路的客運也漸漸走入歷史,而蘇花公路,也成為了以景觀公路、採礦砂石的要道為主;至今,蘇花公路成為民眾賞景的勝地,巧奪天工的空中走廊,促成城鄉交融;大洋、斷層、海岬、礫灘、沙地,潑墨畫般的景觀交相迎來,環繞於高山峻嶺與斷崖海岸間。

蘇花公路南段
蘇花公路南段北起花蓮縣秀林鄉,南至花蓮縣富里鄉,過和仁進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由和仁起,至崇德,全長21公里的蘇花公路,都屬於清水斷崖的範圍,主要由大理岩、片麻岩及綠色片岩所構成,紀念著客死異鄉的日人清水先生。蘇花公路南段分別設置了『和仁』、『匯德』及『崇德』三處遊憩區:和仁海灘為少有的石礫灘,從卡南橋畔的小路下橋,穿過橋下涵洞即可到達,沿和仁溪上行,可以看到滿布巨型鵝卵石的溪谷;匯德遊憩區內有一段『匯德景觀步道』,通向海岸,可眺望清水斷崖的浩瀚景致,靠近步道,還有當年清代開闢古道人員的住屋;崇德步道離太魯閣大約8公里,入口在崇德隧道北口觀景平臺,也是賞日出、日落的絕佳地點。

蘇花公路南段的人文風情
『震安宮』位於蘇花公路116.7公里處,神龕供奉著開路先鋒爺,祀祭因興建蘇花公路而犧牲的工程人員,但工程人員的姓名中有日本人,歷史應該十分悠久,也許源自於日據時代;錦文隧道位於蘇花公路174公里處,紀念在1940年在清水斷崖附近搶修工事時,遭崩落的岩塊擊中,墜海殉職的吳錦文先生以及其他的無名英雄;這些令人緬懷的人文事蹟,都伴隨著烏石鼻的美麗景致,而讓人永懷感念。

地址:
花蓮縣秀林鄉。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至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花蓮後即蘇花公路南段。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至頭城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花蓮後即為蘇花公路南段。




[清水斷崖]






清水斷崖簡介
清水斷崖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和平至清水之間長達22.7公里的路段,主要由大理岩、片麻岩及綠色片岩所構成且高數百公尺,是蘇花公路中最驚險壯麗的景觀,更是蘇花公路的精神所在,成為台灣八大奇景之一;清水斷崖除了是花東沿岸最壯觀的景色以外,更是欣賞日出、日落的絕佳去處,是台灣著名的賞景地點。

清水斷崖-生成構造
清水斷崖是約於2億5千年前由斷層構造所形成的海崖,由於海底有著珊瑚、螺貝類和藻類等生物遺骸漸漸堆積,經過成岩作用形成石灰岩,再經過上層岩石的深埋使得石灰岩變質為大理石岩,至大約900萬年前時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開始碰撞,海崖就漸漸隆起上升,加上受到雨水的侵蝕和風化作用,形成如今壯觀的大理石崖壁。

清水斷崖-和仁、匯德、崇德遊憩區
太魯閣國家公園在清水斷崖路段總共設置三處遊憩區,分別是『和仁遊憩區』、『匯德遊憩區』以及『崇德遊憩區』;和仁遊憩區中的和仁步道約有200多公尺,可到達由和仁溪所帶下來的大理岩和片麻岩的碎石所組成的和仁海灣,有海蝕洞、片麻岩壁等等海岸景觀,是和仁海灣中最大的特色;匯德遊憩區位於匯德隧道口處,匯德隧道長約1公里是蘇花公路上最長的隧道,其中有一段舊蘇花公路已規劃成為匯德景觀步道,還有一座觀景台,欣賞花東沿岸的景致;崇德遊憩區位於176.4公里處的崇德隧道口,而崇德隧道就是清水斷崖的起頭處,崇德遊憩區停車場有一條步道,前往海邊只要大約6、7分鐘的路程即可到達礫石海灘,礫石海灘遍佈卵石,各種大小尺寸都有是為東海岸的景觀特色。

蘇花公路南段的旅遊景點
蘇花公路南段除了清水斷崖以外,還有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震安宮』位於蘇花公路116.7公里處,神龕供奉著開路先鋒爺,祀祭因興建蘇花公路而犧牲的工程人員,但工程人員的姓名中有日本人,歷史應該十分悠久,也許源自於日據時代;錦文隧道位於蘇花公路174公里處,紀念在1940年在清水斷崖附近搶修工事時,遭崩落的岩塊擊中,墜海殉職的吳錦文先生以及其他的無名英雄,這些令人緬懷的人文事蹟,都伴隨著烏石鼻的美麗景致,而讓人永懷感念。

地址:
花蓮縣秀林鄉蘇花公路。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過和仁火車站、清水溪口後即可到達清水斷崖。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過和仁火車站、清水溪口後即可到達清水斷崖。




[長春祠]






長春祠位於太魯閣口不遠處,供俸著中橫公路施工過程因公殉職的212位員工的靈位,以紀念這些偉大的英雄們;我們在遊賞公路上的險峻奇景時,別忘了向他們致上最高的敬意。

長春祠唐式風格的建築依地勢嵌入山壁間,清新的泉水自山壁湧出,形成一道飛瀑。 周圍具環形步道,可飽覽峽谷及曲流風光。立於斷崖下,前有清新的飛瀑流泉,行經觀景大道旁山洞旁可聽流泉聲聲伴著幽幽鳥鳴,似乎訴說著遙遠的故事。

地址:
花蓮縣秀林鄉。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後往太魯閣西行約2公里,取左岔路進入即可到達長春祠。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後即可到達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後往太魯閣西行約2公里,取左岔路進入即可到達長春祠。




[砂卡礑(神秘谷)]




砂卡礑(神秘谷)簡介
砂卡礑(SGADAN)位於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內,其名稱源自於太魯閣族(原泰雅族)在這裡建社時曾挖掘出臼齒,當地原住民認為是祖宗留下的歷史痕跡,故將此地稱作砂卡礑,是在太魯閣族語中『臼齒』的意思,曾將這裡命名為『神秘谷』,至西元2001年才將此地改為太魯閣族語口中的砂卡礑;砂卡礑(神秘谷)的自然景觀成為此處的最大魅力,砂卡礑(神秘谷)壯麗的山岳、清澈的溪流以及新鮮的空氣讓此地成為花蓮秀林旅遊的勝地。

砂卡礑(神秘谷)步道簡介
砂卡礑(神秘谷)步道緣自於日據時期日人為了建造立霧電廠,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開鑿出一條長約4.5公里、寬1公尺寬的步道,原名為神祕谷步道;砂卡礑(神秘谷)步道入口為砂卡礑溪和立霧溪匯流處,步道沿途路途較為平坦且少起伏,不同於其他山岳步道,砂卡礑(神秘谷)步道沿途景點相當豐富,例如檢查哨、大觀景台、五間屋、攔砂壩、三間屋等等,是太魯閣地區相當著名的觀光旅遊景點,每到假日人潮會較為明顯。
砂卡礑(神秘谷)步道沿途除了旅遊景點豐富外,自然生態更是豐富,植物以榕樹類、蕁麻科、樟楠類、蕨類植物等為主,還有人為種植的變葉木、麵包樹、聖誕紅等等,樹林間還有赤腹松鼠、台灣獼猴穿梭其間,在樹梢還有繡眼畫眉、青斑鳳蝶、紫端斑蝶、枯葉蝶等等,是觀察自然生態相當好的地點。

砂卡礑溪簡介
砂卡礑溪位於海拔約60公尺處,長約16公里,溪床上鋪滿大大小小以大理石和片麻岩為主的石頭,因為溪水中的微酸溶解大理岩中碳酸鈣成分,因此溪水常常呈現藍綠色,景觀相當優美;砂卡礑溪至少有著2、3處極適合跳水的深潭,深度大多在4、5公尺以上,是許多熱愛跳水遊客朝聖的地方,加上瀑布眾多,砂卡礑溪更有多處天然的SPA瀑布,形成砂卡礑溪最美麗的景觀。

地址:
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太魯閣國家公園內。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至長春隧道內右轉,過砂卡礑橋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入口。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轉台8線,至長春隧道內右轉,過砂卡礑橋即可到達砂卡礑步道入口。

  👥+2  回應(2)  (DMCA Compliance - Abuse 投訴)
[目前是 舊回應在上方][變更為 新回應在上方]
GUTS
1 F:2012-03-26T00:20:24
看了留言來補推的^^



(觀光客) 伊娃 - 121.138.120.250
2 F:2017-07-30T02:11:43
***:***  很高興認識你  ***

[0.00] 🍌